① 提升个人修养;发奋学习,向书本学习,智慧多是通过阅读而获取的;向生活学习,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向榜样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榜样的示范作用对大学生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努力实践,人生修养不能坐而论道,闭门造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需要脚踏实地,从自己、从小事、从近处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并不断地重复和强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大学生要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活动及暑期“三下乡”等公益活动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②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应当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目标,并严格执行不断的完善自我。无论对人对事都要乐于付出,始终坚信付出必有回报,成功来自于努力与付出。要时刻保持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去看待和对待身边的人或事。乐于奉献,只要能做到对别人或社会做到有益的事,哪怕微不足道,对自己来说就是有意义的事。传递正能量,以社会正能量为自身向导,积极地去传递正能量和宣传社会正能量。世间万物都有它的自身价值,价值有大有小,但不能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是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暇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是提供学习的机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
⑤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平等相待、真诚相处。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其人际交往的基础只能是人格平等,以诚相待。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别,但他在交往中却都刻意追求平等,强者不愿被迎合,弱者不愿被鄙视。因此,在学习生活工作特别是困难面前,互帮互助。“善大,莫过于诚”,热诚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愿意了解、信任、倾诉、交心。谦虚谨慎、摆正位置。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忘记过去的辉煌或阴影,把大学生活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平静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保持一种平和而理智的心态,谦虚待人。
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公民道德建设中来,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